close

  
  2014年3月30日,斐里德·穆拉德博士在石榴汁生產基地調研。3月30日至31日,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穆拉德企業集團董事局主席穆拉德博士一行,來到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冠世榴園”,簽約投資30億元建設石榴深加工項目。(新華社發 孫啟路 攝)
  中國日報網9月10日電(遠達)美國總統奧巴馬最近調侃稱中國過去30年只知道搭便車,不可能指望中國還能做什麼。有外媒對此分析指出,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各國都想搭上的一輛便車;美國的問題在於其揮不去的冷戰思維,在於將國與國的經濟關係政治化,這不僅損人也不利己。
  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10日發表署名鮑盛鋼的文章稱,實際上美國忘了在歷史上美國曾經也是一個搭便車者,他搭的是大英帝國的便車。當然美國後來自己成為了一輛便車,最先搭乘的是西歐國家與日本,然後是亞洲四小龍,接著是中國。但是目前中國自己也成為了一輛便車,世界各國都想搭上中國這輛便車。
  對此只要看一下中國目前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就可以略知一斑。10年前是外國政要率領商界代表團絡繹不絕訪問中國,他們的目的是要進入中國市場,搭上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便車,對於世界經濟來講這是第一次中國機會。目前是中國政要率領商界代表團訪問世界各國,他們歡迎中國的目的也是要搭上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便車,對於世界經濟來講這是第二次中國機會。當然兩次中國機會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不同的。
  第一次中國機會源於冷戰後美國與西方國家主導的政治與經濟全球化,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後,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成為歐美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歐美資本,中國製造,全球消費不僅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首先,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歐美國家的跨國公司是最大的得益者,它們找到了廉價生產基地,降低了運營成本,中國成為它們在全球最廉價的生產和加工基地,同時也是最大的潛在市場;其二,中國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生產和加工基地,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商品。
  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美國和西方資本和技術推動了中國的發展和崛起,美國和西方資本和技術的輸入成為中國崛起的第一推動力。1978年以來中國獲得了5000億美元的外來投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世界投資中心,美國500強企業前10名都在中國投資,由於大量外資的涌入使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平均增長率達到9.5%以上,是美國經濟增長率的三倍,由此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和製造業大國。隨著製造業的迅速發展,中國隨即又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和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有預測稱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額不久將超越美國。
  但是,對於世界經濟來講中國第一次機會已經走到盡頭,一是美國和西方國家由於金融危機,經濟衰退,全球市場疲軟,外需下降;二是美國和西方國家政策回歸貿易保護主義,特別是美國認為中國人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所以美國要再工業化,要自己生產。
  而且美國還要重新制定全球貿易規則,將中國排擠出去,不僅如此美國還要軍事上遏制中國,搞重返亞洲和亞太再平衡戰略。由此中國加工出口主導型經濟結構難以為繼,不得不改變為以擴大內需為主導的經濟結構,不過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又使世界經濟迎來了第二次中國機會,這是因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收入的提高,對全球進口需求日益擴大,同時隨著中國國內資本投資過剩,中國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而這反過來又將有利於世界經濟的再平衡。
  全球資本顯然已經再一次嗅到了中國機會。中國人的購買力不斷攀升,這對美國和西方國家的經濟是大好消息。中國經濟更強,就意味著其企業和中產階級消費者群體更加壯大,也意味著美國和西方國家出口的新買家更多。美國要再工業化,要擴大出口自然最關鍵的是要尋找買家,而中國現在搖身一變顯然已經成為全球的最大買家。再有美國要再工業化,自然需要投資,所以中國對美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雖然中國的對美直接投資遠不及其國際投資的其他部分,但正在不斷增加。2013年,中資企業花費140億美元收購美國企業或在美設立分支。單是2014年頭三個月,中國人就在美國花掉了這個數目的約一半。華盛頓的決策者擔心中國影響力不斷增強,而在美國的州、城市和地方商會,領導者們正竭力吸引能創造良好就業的中國企業。
  如果說世界經濟的第一次中國機會源於中國的引進來政策,那麼,中國第二次機會顯然是源於中國的走出去戰略。依靠引進來,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成為全球資本最為贏利的國家;依靠走出去,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買家和投資資本輸出國,由此將推動世界經濟的再平衡,推動美國與西方國家經濟的再振興,無論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中國無疑是世界經濟中最有影響力的國家。讓中國投資進來,那麼隨著中國繼續發展,世界各國也將變得更加富有。根據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弗里曼的粗略計算,到2020年中國的GDP將可能超過20萬億美元。
  當前中國對外投資約占GDP的5%,若該比例屆時繼續上升至合理的10%,中國對外投資規模將達2萬億美元。目前美國僅吸收約2%的中國對外投資,若該比例上升至15%,那屆時美國將吸收約3000億美元的中國投資,將創造100萬個就業崗位。這意味著將有百萬美國人被中資企業所雇用。當今世界是一個國與國不斷相互依賴的世界,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無疑美國的問題在於其揮不去的冷戰思維,在於將國與國的經濟關係政治化,這不僅損人也不利己。如果美國不能改變其思維、識時務,必然將失去世界經濟正在迎來的第二次中國機會,失去自身經濟復興的機會,而且在經濟不斷全球化的大潮中陷入被邊緣化的困境,對此,美國應該看一下歐洲。
  (編輯:周鳳梅)
  延伸閱讀:美智庫呼籲勿讓南海問題綁架中美關係
  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9日報道稱,布魯金斯學會發佈的一份新報告指出,不要讓南海問題綁架中美關係。該報告由三位深諳美國對華政策的前美國高級官員撰寫。【  (原標題:外媒:世界經濟迎來第二次中國機會 各國想搭中國便車 - 中文國際 - 中國日報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47msh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